一年內“三馬”三次聚首,下一站是互聯網金融?
2014年 / 12月04日
11月30日晚間,中國平安發布公告,定向增發逾5.94億股H股股票,預計籌集資金約368.315億港元。此次H股定向增發價格為62港元/股,較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H股股票均價61.22港元溢價約1.27%,為公告日前五個交易日公司H股股票均價63.37港元的97.84%,僅折讓2.16%,顯示投資者高度認可中國平安的投資價值。公告稱,此次發行對象不超過10名,但并未披露具體投資者細節。市場傳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參與了此次定向增發,這是“三馬”繼共創眾安在線、入股華誼兄弟后,第三次聚首。
“三馬”首次聚首
2013年11月,阿里巴巴、騰訊聯手中國平安聯合成立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阿里巴巴持股比例19.9%,是最大單一股東,中國平安、騰訊分別以15%并列為第二大股東。眾安保險的出現對傳統保險行業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沖擊,也被業界認為是互聯網向傳統金融業務滲透的典型。
眾安公司的業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電子商務,與電商平臺緊密合作,致力于電商平臺解決問題;二是移動支付,如二維碼、聲波等支付方式在安全上有很高的要求;三是互聯網,信用保證保險方面拓展。
讓我們看看這首次聚首的戰績,今年11月,保監會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各類權益類投資總量20294件同比上升34.58%。其中,以互聯網保險為主業的眾安在線保險公司再次因億元保費投訴量居財產險公司之首,并且是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十倍左右!眾安保險的保單普遍“小而微”,通過對小微險種的開發,眾安保險的投保客戶數量得以迅速積累,前三季度其保費收入為3.6億元。擁有騰訊、阿里、中國平安這樣的股東背景,也經歷了“雙11”一天保費過億的喧囂,眾安保險卻也難免投訴量高企、產品被叫停的尷尬境遇。11月11日,眾安保險當天保單量突破1.5億,保費突破1億,平均每份保單大約為五毛錢。而“雙十一”的熱鬧過后,眾安保險再度因為每億元保費投訴量15.51件,遠超行業平均的1.59件/億元,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三馬的首次聚首,戰績喜憂參半。
“三馬”再次聚首
2014年11月18日,停牌2月有余的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于11月19日復牌。公告顯示:華誼兄弟將向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與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共計144,985,904股。公司控股股東王中軍、王中磊合計持股比例將由30.15%降至26.99%,仍持有控股權。阿里、騰訊所持華誼兄弟股份皆為8.08%,并列公司第二大股東;平安資管則以1.98%比例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馬云、馬化騰、馬明哲這三位商業市場上最有“權勢”的領袖人物將齊聚華誼,共同做大做強娛樂產業。這是自2013年“三馬”共同探索互聯網金融在線平臺后的再次聚首。
對再次聚首,筆者在《馬年看“三馬”華誼兄弟之合》分析:
首先,此前華誼財報顯示,從2011年到2013年,華誼兄弟的負債總額分別約為8億元、20億元和33億元,今年半年報為32億元,負債率達到39.8%,且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達21億元,占比近七成。為近幾年最高,也明顯高于同業。華誼到2016年底影片投資額近52億元,到2015年底電視劇投資近27億元,同時并購投資達14億元,但電視劇業務方面的并購將不作為重點。華誼也坦言,一定規模的投資支出可能提高發行人負債水平,削弱其未來償債能力。此次華誼融資規模達到36億元,充沛的資金補充將為華誼的持續增長帶來基礎,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華誼在電影和電視劇市場的地位和份額,同時也將大幅改善資產負債結構。
其次,華誼與阿里和騰訊的戰略合作為公司后續發展提供充分想象空間。公開數據顯示,華誼兄弟前三季度凈利潤在4.3億-4.7億元之間,比上年同期上升5%-15%,雖保持領先地位,但增幅卻放緩,不足去年同期增幅的十分之一。而從主營業務看,華誼今年前三季度在電影上表現并不突出。根據藝恩數據,華誼前三季度票房在五大電影公司排序中位列第五。事實上,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華誼如果只拍電影肯定走不遠”的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并不回避傳統影視業務的不穩定性。“恰恰是因為這個狀態,華誼才努力去做實景娛樂和粉絲經濟,三駕馬車總比剛上市時只有一駕馬車好。”王中軍曾對媒體表示。華誼兄弟與阿里巴巴、騰訊進行深度合作是一個很好的布局。由于華誼兄弟是擁有眾多優秀的內容資源,而阿里巴巴和騰訊則是目前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互聯網平臺,互聯網資源豐富,此次雙方通過深度合作可以進行優勢互補,推動互聯網和娛樂之間的協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