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互聯網系”征信企業產品雛形顯現
2015年 / 02月02日
最近,互聯網背景的個人征信企業均在研發產品,并具雛形。其中,芝麻信用推出“芝麻信用分”衡量個人信用,騰訊征信則將利用征信數據與金融機構合作,拉卡拉則已將征信運用于信用卡還款業務。
互聯網系征信企業出招
1月初,人民銀行宣布8家第三方機構可進行開業準備。其中,“互聯網系”征信企業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阿里巴巴關聯企業芝麻信用、騰訊旗下的騰訊征信、拉卡拉旗下的拉卡拉信用這三家征信機構已開始測試征信產品和服務,數據均來源于內部生態系統。
近日,芝麻信用對外宣布,已在部分支付寶用戶中進行公測“芝麻信用分”(簡稱“芝麻分”),以展示用戶的信用水平。芝麻分參考了國際上主流的個人信用評分模式,將分值區間設定在350至950,不同區間高低代表了不同的信用水平。目前該公司已跟租車、租房、婚戀、簽證等多領域的合作公司談定了合作。
騰訊征信曾表示,其征信數據將為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提供有意義的參考,已有多家P2P、銀行和保險公司表示希望接入騰訊征信服務。據了解,騰訊有8億QQ賬戶、5億微信賬戶、以及超過3億支付用戶,還有QQ空間、騰訊網、微博等多平臺上聚集的龐大用戶量,因此騰訊開展個人征信業務具有平臺和渠道上的優勢。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從拉卡拉獲悉,該公司基于信用卡還款客戶以及POS(收單)客戶的交易數據,向個人客戶推出信用卡墊資還款服務,以及向收單客戶推出小額貸款服務。據介紹,客戶只要一提出信用卡還款需求,拉卡拉后臺系統能在30秒內生成審核結果并決定是否放款。
考驗數據含金量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互聯網系征信機構均宣稱自己的征信數據具有比較優勢,足以全面判斷個人的信用狀況。
據芝麻信用的負責人稱,和傳統征信數據主要來源于借貸領域有所不同,芝麻信用數據來源涵蓋了信用卡還款、網購、轉賬、理財、水電煤繳費、租房信息、住址搬遷歷史、社交關系等方面。該負責人認為,通過長期積累,這些行為軌跡和細節能很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動,更有助于全面判斷其信用狀況。
騰訊旗下財付通征信業務負責人吳丹曾介紹,騰訊征信的數據來源為自家第三方支付系統內的信用卡還款、交易、支付行為數據,以及用戶的網絡社區行為表現,虛擬財產等。他舉例,如用戶擁有一個5位數QQ賬號且使用多年將有助于提高信用評分。
芝麻信用則認為,其擁有阿里巴巴電商交易數據和螞蟻金服互聯網金融數據,比純粹的網絡社交數據含金量更高。